走近村庄,尘土飞扬;地势平坦,田野可见,走廊上有几棵树纵横交错,一条运河穿过主干道。最后是几栋小型的、大部分是单层砖房。市场妇女站在路边提供水果和蔬菜,狗躺在树荫下或在街道上漫步,孩子们在院子里或木板路上玩耍。
河南省的陈家沟距离省会郑州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,看起来可能与中国任何一个典型的乡村没什么两样。然而,这个村庄是一种艺术的发源地,目前这种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教授和实践。一门促进健康、唤醒精神、增加幸福感和内心满足感的艺术。这种武术是发明的,不,是一位将军创造的,就在这里,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!河南陈家沟是太极拳的故乡和发源地!
如果沿着村街继续前行,最后看到两个约八米高、十五米宽的拱门,就能初步感受到这一历史重要性。他们站在一段大约两百米长的道路的起点和尽头,这条道路以两座建筑为主:陈氏太极派的入口,以及陈王亭庙的台阶或外墙。陈王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将军,曾在明朝服役,1644年清朝取代了明朝。陈王廷随后退休回到故乡陈家沟,反思自己的前世生活,阅读有关医疗保健的旧著并研究道教。老将军结合自己所有的知识、经验和经验,终于创造出了今天陈式太极拳的原形。当今所知的所有其他风格,例如杨式或吴式,均源自此。
它们的共同点是,它们都以武术练习为主,但同时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,也有冥想作用。当今陈式十九代宗师、主要倡导者陈小旺这样描述太极拳:“太极拳是一种以阴阳理论为基础,结合针灸效果和武术动作的武术形式。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‘太极拳’”。
陈王亭寺的建成,也是在现任大师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的。尊重和尊崇家族传统是根深蒂固的,所以入口后的广场上有一尊陈氏创始人的雕像,可以说是在迎接来访者。几个小厅里,通过雕像和壁画讲述了太极拳的历史、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种功法和应用。游览结束后,从一个小侧门离开寺庙,就来到了陈氏家族的祖先墓地,那里有十几个近三米高的石碑,纪念着著名的家族成员。祭祖和纪念死者在中国是一件很响亮的事情,所以很多碑石上都会燃放鞭炮、鞭炮,还有小礼物和鲜花。穿过石碑,你终于到达了一个宽敞的公园,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雕像或插花,讲述了武术和道教著名的陈氏太极派距离这座寺庙仅有数米之遥。一扇大门作为入口,大门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庭院,中间有一个健身房。体育馆前约有十名年轻人正在练习太极拳,老师正在指导和观摩。旁边站着四五个老者,手中都拿着练剑,正在练习剑式。动作缓慢而流畅,转弯和谐——柔和而有力。在他们身后,大约有十五个孩子正在练习,十岁左右的男孩女孩们嬉戏地学习着太极拳,还有一些勇敢的孩子在做跳跃甚至翻转!
今年春天,德国人也在陈家沟,在陈小旺大师的指导下,与来自巴西、英国、美国的其他客人一起练习。简·西尔伯斯托夫是德国组的组长,他本人也长期住在村里,也向大师和其他家庭成员学习太极拳。如今扬·西尔伯斯托夫 (Jan Silberstorff) 是世界陈式太极拳协会德国分会 WCTAG 的负责人。他提到了太极拳的一些积极方面:“它可以减轻压力,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幸福感,头脑清晰,生活真的很有趣。”
然而,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五层宝塔:在这座传统建筑风格的宏伟建筑中建立了一座现代博物馆,提供有关太极、其根源和不同风格以及个别形式的武器的信息。当你最终站在顶部的观景台上时,视野远远超出了邻近的田野和新建筑区,一直延伸到村庄的老核心,最后回到陈王亭庙。
Sonja 与 Jan Silberstorff 和 WCTAG 第四次来到中国,地点是陈家沟。太极学校的氛围和国际化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并认为这次经历非常丰富。她和丈夫一起练习太极拳已有近 18 年了,因此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添加其他积极的方面:“嗯,太极拳影响了我的一生。绝对关系到你的健康。我的背部有很大的问题,需要注射器、紧身胸衣等等。这已经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。姿势有所改善,整体健康状况也更好。我的身体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得多,而且当出现问题时我也能更早地注意到。它会影响整个余生。 ”
所有这些积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“气”(我们体内的“生命力”)的激发和提升。陈小王大师这样描述这种力量:“西方视气为能量。中国人相信,人体的各个经络都有生命力。我认为,气最本质的部分就是对神经的作用。 “这个气是怎么运作的,你在课堂上体验大师的时候就可以看到。和罗兰一样,他已经练习太极拳一年半了,他这样评价陈小旺大师的教诲:
“是的,陈小旺……不得不说,我还是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他。当然,他靠的是他身上的光环、他的魅力、他的完美……当你看到他这样的时候,这简直令人印象深刻,并激励你再次接受强化训练。 ”
数百年来,太极拳的知识及其运用仅在陈氏家族内部传承。 20世纪初,这一文化瑰宝也传播到中国其他地区。如今,各大洲都有太极拳流派和协会,陈小旺大师仍然以第十九代陈式太极拳的官方代表的身份周游世界,以了解这种起源于中国小村庄的艺术,让人们了解与之相关的所有积极方面。
首发于 german.cri.cn